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南京市城市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条例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16:45:44  浏览:882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南京市城市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条例

江苏省南京市人大常委会


南京市城市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条例


(2003年7月31日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制定 2003年8月15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2003年8月24日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8号公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客运管理,促进本市客运事业发展,适应城市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维护经营者、从业人员和乘客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公共汽车(含小公共汽车)、城市旅游客车、出租汽车客运经营及公共客运服务设施的管理。

国家和省对道路客运管理另有规定的,按照规定执行。

第三条 南京市市政公用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客运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城市客运管理工作;其所属的客运交通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本市城市客运的日常管理。

公安部门负责本市城市客运治安管理工作;交通、规划、建设、工商、物价、税务、质量技术监督等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条例。

第四条 城市客运应当贯彻统筹规划、公交优先、依法管理、规模经营、有序竞争、协调发展的方针。

鼓励城市客运经营者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城市客运服务质量。

第二章 规划建设

第五条 客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城市客运中长期发展规划,报经市政府批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客运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客运发展规划编制相应的年度发展计划,并纳入城市建设和管理年度计划。

第六条 市规划管理部门对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客运服务设施用地,应当在相关地区的详细规划中预留。未经法定程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或者改变其用途。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划的要求配套建设相应的客运服务设施:

(一)新建、改建或者扩建机场、火车站、客运码头、长途汽车站等客流集散的公共场所的;

(二)新建、改建或者扩建文化、教育、体育、娱乐、商业等其他大型公共设施的;

(三)新建、改建或者扩建具有一定规模的居住区的。

第八条 城市客运线路的设置和调整,应当遵循居民出行便捷、换乘方便的原则。客运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客流和出行方式变化,及时调整线路设置,不断优化客运线路网络。

线路停靠站的设置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同一线路站点间距一般按照五百米至八百米设定;

(二)同一站名的上、下行站点间距一般在一百米左右;

(三)适量安排同一站点的不同线路;

(四)线路停靠站以道路所在的地名、附近的文物古迹或者标志性建筑物等名称冠名,并在不同线路的同一站点使用同一站名;

(五)在有条件的路段设置港湾式停靠站;

(六)候车站台的大小应当与候车人数相适应。

设置、变更线路走向和线路停靠站,应当征求公安部门的意见。

第九条 在新建、改建城市道路时,客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公安、规划、城建部门合理设置公交专用道、停靠站和道路交叉口公交优先通行的信号装置。

市政府应当限制出租汽车禁止招手停车路段的设置。客运主管部门在出租汽车禁止招手停车的路段,应当合理设置出租汽车停靠站。

第十条 公安部门应当会同规划、建设等部门按照城市防控体系规范要求,统一规划和建设警务查报站等城市客运治安管理基础设施,由公安客运治安管理机构管理和使用。

第三章 资质管理

第十一条 从事城市客运的经营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二)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并符合行业管理规定和技术质量要求的客运车辆;

(三)有与经营方式相配套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四)有与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培训合格的工作人员;

(五)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办公场所、停车场地及相关保障配套设施。

从事城市客运的个体工商户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应条件。

第十二条 从事城市客运的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应当取得客运主管部门核发的客运资格证件。

客运资格证件包括对客运经营者核发的经营许可证、对客运车辆核发的车辆营运证、对客运从业人员核发的服务资格证。

第十三条 从事城市客运活动应当取得城市客运经营权。

申领经营许可证应当向客运主管部门提交下列文件:

(一)书面申请;

(二)经营方案;

(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或者资信证明。

第十四条 客运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准予申请城市客运经营权;对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五条 城市客运经营权包括公共汽车的线路经营权和城市旅游客车、出租汽车的车辆营运权,采用招标、拍卖或者市政府确定的其他方式进行出让。

客运主管部门按照规定与取得城市客运经营权的经营者签订合同或者办理有关手续后,核发经营许可证。

客运主管部门对取得经营许可证的经营者核发车辆营运证。

经营者取得客运资格证件后,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具备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条件,方可开业。

第十六条 客运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应当组织城市客运从业人员进行岗位业务培训。培训合格的,可以申请办理服务资格证。

第十七条 客运资格证件实行年度审验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涂改、伪造的客运资格证件。

第十八条 经营者转让经营权或者发生合并、分立、托管、停业、歇业、企业改制、车辆更型以及变更名称和营运标准等事项,应当向客运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注销手续,并向客运治安管理机构备案。办理手续期间不得影响正常营运。

公共汽车经营者变更线路走向、站点设置、营运时间和售票方式等,须经客运主管部门批准,并提前七日公示后实施。

第十九条 非城市客运车辆不得从事城市客运经营活动,不得擅自安装顶灯、计价器等与城市客运有关的配套设施,不得伪造、套用专用号牌和服务标志(识)。

旅游高峰期间,非城市客运车辆取得客运主管部门发放的临时客运资格证件后,可以作为城市旅游客车营运。

第四章 营运服务

第二十条 城市客运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制定服务规范;

(二)依法与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或者经营合同;

(三)保证营运车辆技术性能良好,尾气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四)保持车辆服务设施、服务标志齐全完好;在车身外部规定的位置标明经营者的名称、标识、编号和监督投诉电话等;

(五)保持车辆整洁,定期消毒和更换座套;

(六)配备无线电通讯调度设备的,应当将通信设备及其频率报客运主管部门备案;

(七)不得接受无服务资格证件的人员从事客运业务;不得将无营运证件或者被暂扣营运证件的车辆投入营运;

(八)服从政府因城市建设、重大社会活动、突发事件、恶劣天气和抢险救灾需要而采取的临时措施;

(九)公共汽车应当在车厢内部醒目的位置张贴线路示意图、乘车规则、监督标签、服务提示用语,按照规定标识老人、残疾人和孕妇专座,在车身规定位置设置规范醒目的头牌、腰牌、尾牌;

(十)城市旅游客车应当具有空调和音响设备,在批准的售票、发车地点组织旅游客运;

(十一)出租汽车应当按照规定统一车身识别色、顶灯样式、计价装置、门标和监督电话、座套及颜色、服务资格证展示位置、车容车貌卫生标准等,不得擅自拆卸或者改变随车装置。

第二十一条 城市客运驾驶员、乘务员从事营运服务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随车携带车辆营运证、服务资格证及其他有效证件,并按照规定展示;不得将营运车辆交与无服务资格证的人员营运;

(二)按照规定使用发票并向乘客出具合法有效的车费票据;

(三)营运途中无正当理由不得中断服务;

(四)保持车辆内外整洁卫生,不得在车内吸烟、吐痰,不得向车外抛洒垃圾;

(五)及时归还或者上交乘客的遗失物;

(六)维护车内治安秩序,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应当及时报告公安部门并协助调查取证;

(七)不得利用车辆运载违禁物品以及从事其他违法活动或者为违法活动提供便利;

(八)公共汽车应当按照规定的营运线路、班次运行,正确、及时播报线路名称、走向和停靠站点;依次进站停靠,有停靠站台的应当进入站台上下乘客;不得滞站揽客或者站外带客;不得溜站拒载、中途甩客;在营运中因故障不能继续营运时,应当安排乘客免费换乘同线路同方向营运车辆;

(九)装置空调设备的公共汽车、旅游汽车在车厢外温度低于12℃或者高于28℃时,应当开启空调;未使用空调时,应当开启通风设备,保持车厢内空气清新;出租汽车应当按照乘客合理要求,开启和关闭空调。

第二十二条 出租汽车驾驶员在营运中除应当遵守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的相关规定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规定使用计价器;

(二)营运时间内不得拒载;空车候客时应当展示空车标志牌,夜间应当开启空车标志灯;交接班或者暂停营业时应当在规定位置展示暂停营业标志;

(三)在营运站点应当进站排队,服从调度,按序带客,不得私自揽客、站外带客;在出租汽车停靠站或者允许停车的路段停车上下客,不得影响交通秩序,不得滞留候客;

(四)按照乘客租用意图,选择捷径路线送客到目的地,不得故意绕道;

(五)执行合乘规定,正确折算车费;

(六)驶离市区经营的应当到警务查报站登记;

(七)按照规定安装防劫、防盗、消防等安全防护设施;不得故意遮挡、污损车辆号牌。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乘客可以拒付车费:

(一)未按照规定展示营运证件和服务资格证件的;

(二)未按照规定出具合法有效的车费票据的;

(三)营运途中无正当理由中断服务的;

(四)出租汽车未按照规定使用计价器的;

(五)故意绕道的;

(六)未公示收费标准的。

第二十四条 乘客应当遵守乘车规则。乘坐出租汽车过程中发生的过路、过桥、过渡费由乘客支付。

乘客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携夹带管制刀具、武器或者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

(二)在禁止停车的路段拦车;

(三)要求出租汽车驶离市区,但拒绝配合登记;

(四)要求驾驶员、乘务员做出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公共汽车驾驶员、乘务员或者出租汽车驾驶员对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应当拒绝提供服务。

第二十五条 乘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出租汽车驾驶员或者公共汽车驾驶员、乘务员可以拒绝提供营运服务:

(一)在前往目的地所经道路无法行驶的;

(二)携带的物品超大、超重或者可能污损车辆的;

(三)携带宠物乘车的;

(四)精神病患者无人监护,酗酒者丧失自控能力无人陪同的。

第五章 客运治安

第二十六条 客运治安管理应当遵循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依法行政、保障权利原则,实施奖惩制度。

第二十七条 公安部门在客运治安管理工作中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根据治安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治安防范措施,指导和监督客运经营者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发现治安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整改;

(二)开展客运从业人员的岗前治安培训,并及时通报交通和治安信息,提出防范要求,提高从业人员的防范意识和技能;

(三)领导和管理警务查报站的工作;

(四)查处发生在客运车辆上及站区内的各类治安、刑事案件;调解客运车辆内及站区内非交通事故引起的纠纷;

(五)查处违章违规行为,维护客运交通和治安秩序,保护客运经营者、从业人员和乘客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八条 警务查报站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受理出租汽车驶离市区的登记;

(二)及时处理报警求助;

(三)对过往客运车辆进行治安安全检查;

(四)为客运安全提供其他必要的保障和服务。

第二十九条 客运经营者应当确定专门机构或者人员落实客运治安安全管理措施,定期开展营运车辆的安全检查和维护,保证营运车辆的安全性能,维护站点及车厢内的正常秩序,防范各类事故和案件的发生。

第三十条 客运从业人员和乘客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客运治安管理机构给予奖励:

(一)协助公安部门破获重大刑事案件或者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

(二)扭送或者协助公安部门抓获重大犯罪嫌疑人的;

(三)协助公安部门处置突发性治安事件、灾害事故做出突出贡献的;

(四)有其他见义勇为行为成绩突出的。

第六章 设施管理

第三十一条 客运主管部门应当履行对公共客运服务设施管理的下列职责:

(一)客运交通管理机构应当会同有关产权单位采用招标或者委托方式确定公共客运服务设施的日常管理单位;

(二)制定公共客运服务设施管理规范和管理标准;

(三)督促客运服务设施的日常管理单位,对客运服务设施定期维护保养,保证其技术、安全性能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四)协调解决有关单位在客运服务设施管理、建设、变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第三十二条 因城市建设确需迁移、拆除、改建、占用客运服务设施的,应当按照拆迁有关规定执行或者依法复建。

第三十三条 具备条件的公共客运场站应当向同行业开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坏客运场站,不得擅自拆除、迁移、关闭客运场站或者改变其用途。

第三十四条 公共客运场站日常管理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国家标准在场站设置公用信息标志图形符号;

(二)按照规定设置乘车须知、里程价格参照表、服务公约和监督投诉电话;

(三)线路途中的停靠站牌(含临时站牌)应当保持完好,按照规定标明本站站名、下站站名、沿线站名以及首末班次发车时间;具有亮化功能的应当保持夜间亮化;临时站牌失效的,应当及时拆除;

(四)发生重大或者紧急情况,应当妥善处理,并及时向客运主管部门报告;

(五)加强车辆调度管理,保持良好的营运秩序;

(六)保持场站环境整洁。

第七章 监督和投诉

第三十五条 客运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实施对城市客运市场的检查监督,及时查处违法行为,维护城市客运市场秩序和当事人合法权益。

客运主管部门实施检查或者调查时,被检查或者调查的单位和人员应当予以配合。

第三十六条 客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同公安、交通等部门的配合,建立查处无证营运行为的长效管理机制。

第三十七条 客运主管部门和客运经营单位,应当建立投诉受理制度,接受乘客投诉,接受社会监督;投诉人必要时应当提供证据。

因乘客投诉需要对营运车辆或者设施进行检测、鉴定的,由此发生的费用应当由过错方承担。

第三十八条 客运主管部门或者客运经营单位,应当自接到投诉之日起二十日内将处理结果反馈投诉人。

第三十九条 乘客与驾驶员、乘务员对客运服务有争议的,可以到客运主管部门申请调解。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 对无经营许可证或者车辆营运证擅自从事营运的单位和个人,由客运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伪造、冒用经营许可证或者车辆营运证从事营运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第四十一条 非城市公共客运车辆擅自安装顶灯、计价器、服务标志(识)等城市客运配套设施的,由客运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客运主管部门可以暂扣其客运资格证件,并责令其限期改正:

(一)公共汽车无车辆营运证擅自营运的;

(二)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的;

(三)擅自转让经营权、改变经营方式、托管、停业的;

(四)未经年审或者年审不合格的。

发生特大交通事故并负主要责任的、擅自转让经营权、擅自停业、未经年审或者年审不合格,在规定期限内仍不改正的,客运主管部门可以吊销其相关的客运资格证件。

第四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客运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以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一)使用涂改的客运资格证件的;

(二)无服务资格证的或者将营运车辆交与无服务资格证的人员营运的;

(三)未按照批准的线路、经营区域营运的;

(四)侵占、损坏客运场站,擅自拆除、迁移、关闭客运场站或者改变其用途的;

(五)未保持车辆随车服务设施、服务标志(识)齐全完好或者擅自更换车辆车型的;

(六)擅自变更公共汽车营运车数、营运标准、售票方式的;

(七)公共汽车驾驶员滞站揽客、溜站拒载和站外带客的。

第四十四条 出租汽车驾驶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客运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以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一)违反计价器使用规定的;

(二)拒载乘客的;

(三)故意绕道的;

(四)在营运站点不服从调度私自揽客或者站外带客扰乱站点秩序的;

(五)在交接班或者暂停营业时未按照规定展示暂停营业标志的;

(六)强迫乘客合乘的。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十一项规定的,由客运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以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 城市客运从业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以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装置车辆安全防护设施的;

(二)出租汽车驶离市区经营未到警务查报站登记的;

(三)违反第二十一条第七项规定的;

(四)遮挡、故意污损车辆号牌的。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依法应当由市容、环保、质量技术监督、工商等部门处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八条 客运主管部门和公安部门应当加强对城市客运活动的执法检查工作,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应当依法处罚,并结合城市客运管理工作实际,分别情况制定具体处罚标准。

第四十九条 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五十条 城市客运和客运治安管理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 附则

第五十一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出租汽车拒载是指:

1、开启空车标志灯,行驶中遇乘客招手停车或者在停靠站点、路边候客,经乘客合理求租而不载客的;

2、在停车站点候客时,不服从调度,挑拣业务的;

3、未遵照预约租车要求,无正当理由未按照规定的时间到指定地点带客的;

4、在营运途中,无正当理由中途甩客或者倒客的。

(二)出租汽车违反计价器使用规定是指:

1、计价器未向计量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强制检定、未经强制检定投入使用以及超过强制检定期限仍在使用的;

2、损坏计价器铅封、擅自拆卸计价器、给计价器附加设施或者使用干扰信号等手段破坏计价器的;

3、在空车状态下,故意压下空车标志牌行驶,预置里程或者费用后再带客的;

4、不使用计价器或者不按照计价器显示金额收费的;

5、不按照乘客的租乘要求,正确选择单程用车、往返用车或者候时计价方式的。

(三)出租汽车故意绕道是指:乘客指定目的地,但未指定行驶线路时,有两条以上线路可到达,驾驶员不选择捷径的;因道路交通管理规定或者路况条件限制,不能选择快捷线路到达目的地时,未向乘客说明并征得同意,另选择线路的。

(四)出租汽车私自揽客是指:驾驶员或者其与他人合伙,以不正当的手段招揽乘客,组合搭乘或者倒卖客源的。

(五)合乘出租汽车是指:在同一地点有两个以上互不相识的乘客要求租乘同一辆车的,或者在载客途中又遇乘客租车,在去向相近或者顺路时,经征得乘客同意后共同租乘的。

(六)中途甩客是指:在营运途中,违反乘客意愿,采取遗弃、滞留乘客的方式,擅自中断服务的行为。

(七)中途倒客是指:在营运途中,未经乘客同意,强迫乘客换乘其他车辆而中断服务的行为。

(八)城市旅游客车是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按照预定的景点线路和核定的收费价格,为游客提供游览观光服务的客运方式。

第五十二条 本条例自2003年11月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推定,本为诉讼中为解决证明困难问题而广为采用的一种证明技术,本身无可厚非,但另一方面,推定的创设也不是恣意的,由于推定减轻了控方的举证负担,甚至可能将原本应由控方承担的举证责任转移由被告方承担,构成了常规证明机制的例外。为避免冲击和抵触无罪推定原则,推定的创设往往又要受到严格的限制,必须综合考虑创设推定的必要性、举证的困难性、基础事实与推定事实之间的合理关联性、反证的难易程度等因素后,方能最终决定是否创设某一推定。[21]否则,该推定的设置即可能因为恣意而面临合法性质疑。以上述标准来衡量,笔者认为,在毒品犯罪、恐怖主义犯罪、涉黑犯罪等案件中实行违法所得推定,符合推定设置的基本法理。

  1.在毒品犯罪、恐怖主义犯罪以及涉黑犯罪等案件中实行违法所得推定,具有逻辑和经验基础。推定,无论是可反驳的推定,还是不可反驳的推定,都必须充分考虑基础事实与推定事实之间的合理关联性,只有基础事实与推定事实之间存在盖然性上的合理、常态联系,才能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一个推定,这是设置推定的逻辑和经验基础。例如,《刑法》规定未满14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这属于不可反驳的推定,立法设置这一推定的逻辑和经验基础在于,从社会一般观念来看,未满14周岁的人心智发育未臻成熟,通常缺乏完全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因而,由行为人未满14周岁这一基础事实即可推定其不负刑事责任。再如,《刑法》规定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对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且差额巨大,本人不能说明其合法来源的,差额部分将被推定为是非法所得。这是典型的可反驳的推定,其设置的逻辑和经验基础在于,正常情况下,合法收入都是能够说明来源的,官员不能说明其收入的合法来源,概率上更可能是违法所得的灰色收入。同理,在毒品犯罪等领域实行违法所得推定制度,也是基于上述逻辑和经验,因为被推定为违法所得的涉案财物,都是可疑财产,即从该财产的藏匿方式、犯罪人收入情况、生活状态等方面来分析,该财产来源不明且高度可疑,在概率上更可能是违法所得。

  2.在毒品犯罪、恐怖主义犯罪以及涉黑犯罪等案件中实行违法所得推定,具有法政策上的依据。某些特殊的推定,其设置可能更多是法政策上考量的结果。例如,无罪推定原则规定,凡是涉讼公民皆被推定为是无罪之人。无罪推定,系一种可反驳之推定,之所以设置该推定,更多的并非基于经验,相反,经验上可能大多数被告都是有罪的,而是基于在法政策上保障人权的考量。同理,之所以在毒品犯罪、有组织犯罪等领域设置违法所得推定制度,除了在经验上毒品犯罪、恐怖主义犯罪、涉黑犯罪等案件的被告人实际上并无其他合法收入来源,其财产概率上更可能是违法犯罪所得外,更主要是因为在法政策上要体现出对毒品犯罪、恐怖主义犯罪以及涉黑犯罪等的从严打击,通过剥夺其财产而剥夺其继续犯罪的能力。在毒品犯罪等案件中,经济利益是诱发上述犯罪案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同时,对于上述犯罪而言,财产也是其继续实施犯罪的基础,要根除上述犯罪,不仅需要对犯罪行为人施加刑罚,更需要剥夺其继续犯罪的能力。为此,在严厉打击上述严重犯罪的同时,必须通过对违法犯罪所得予以没收和追缴,消除此类犯罪的主要刺激因素、剥夺其继续犯罪的能力。对此,《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总则部分明确指出:“意识到非法贩运可获得巨额利润和财富,从而使跨国犯罪集团能够渗透、污染和腐蚀各级政府机构、合法的商业和金融企业,以及社会各阶层,决心剥夺从事非法贩运者从其犯罪活动中得到的收益,从而消除其从事此类贩运活动的主要刺激因素,希望消除滥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问题的根源,包括对此类药品和药物的非法需求以及从非法贩运获得的巨额利润。”面临检察官在上述犯罪领域中的“举证无力”现象,要达到对毒品等犯罪的从严打击,并通过剥夺其财产而剥夺其继续,犯罪的能力这一目的,对于涉案财物实行违法所得推定,实是立法者无可奈何的选择。

  3.在毒品犯罪、恐怖主义犯罪以及涉黑犯罪等案件中实行违法所得推定,具有证明技术上的合理性。从举证的困难性、反证的难易程度等因素考量,对来源不明且高度可疑的涉案财物设置推定,由被追诉人以及利害关系人一方来承担举证责任更符合实质公平的理念。如前所述,检察官要举证证明可疑财物系违法所得极为困难,而被追诉人以及利害关系人,作为涉案财物的权利主体,应当对该财物的实际来源更为清楚,也更容易调查、收集相关证据以证明该财物的来源。

  为应对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检察官举证不力的司法难题,可以考虑借鉴域外法治国家和国际公约的做法,在发现大量来源不明的可疑财产时,实行违法所得推定制度,将证明该财产系合法所得的证明责任转移由被告人承担,从而减轻检方的举证难度。在具体操作上,建议通过最高司法机关联合发布司法解释的方式对此予以明确。

北安法院 刘福发

关于实施统计法和统计法实施细则的规定

铁道部


关于实施统计法和统计法实施细则的规定

1987年10月29日,铁道部

第一章 总 则
第1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结合铁路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2条 铁路统计是指运输、工业生产经营和铁路建设以及文教卫生等统计,主要内容包括:客货运输、机车车辆、运输设备、设备大修、工业、劳动工资、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利用外资、勘察设计、能源消耗、物资、财务、文教卫生、地方铁路、安全和商业、多种经营等统计。
第3条 各级单位(包括合资、合作经营的单位)都必须依照《统计法》和《统计法实施细则》以及本规定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第4条 各单位要建立健全的统计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正常的统计工作秩序,建立统计工作责任制和考核奖罚制度,不断提高统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各级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下列职权:
一、统计调查权——调查、搜集有关资料,召开有关调查会议,检查与统计资料有关的原始记录和凭证。被调查单位和有关人员必须提供真实的资料和情况,不得拒绝,不得虚报、瞒报。
二、统计报告权——将统计调查所得资料和情况加以整理、分析,向上级领导机关和有关部门提出统计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扣压统计报告,不得篡改统计资料。
三、统计监督权——根据《统计法》、统计规章制度、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对铁路运输生产建设发展情况进行统计监督,检查铁路各单位执行国家政策、国家计划以及经济承包责任制的情况,考核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工作成绩,检查和揭露存在的问题,检查虚报、瞒报统计
资料的行为,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有关部门对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揭露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应当及时处理,作出答复。
第5条 各级单位要根据上级机关和本地区统计部门的统计任务以及本单位的需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和监督:
一、领导要支持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执行《统计法》和统计制度,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统计工作任务,加快统计工作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二、吸收和组织统计人员参与讨论有关政策、计划和研究生产经营活动的会议,发挥统计的服务和监督作用;
三、配备符合规定条件的人员担负统计工作,不断提高统计干部队伍的素质。
第6条 各级统计机构是贯彻并监督执行统计法规的机关,负责检查《统计法》及统计规章制度的执行,维护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的合法职权,同违反统计法规的行为作斗争。

第二章 统计制度、统计调查和统计资料的管理
第7条 全路性的统计规章由铁道部统一制定。铁路局、工程局及总公司等部属单位可制定补充规定,但不得违反铁道部统一规定的统计口径及计算方法。
第8条 统计调查报表的制度和颁发,由统计部门统一管理。
一、铁道部各部门向全路制发新的统计报表及一次性调查,要送计统局审查后报部长批准,未经审批的调查报表,各单位可拒绝填报。如向路外制发调查报表,必须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二、制定统计调查报表要体现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在现行报表中能取得的资料不得重复调查,能通过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一次性调查解决的,不得搞全面的和经常性的统计,各业务部门制发的统计调查不得与统计部门的调查相重复、矛盾。
第9条 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制度,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
各单位提供的统计报表和统计资料,应由本单位领导人或统计负责人审核、签署或盖章后按规定上报。有关财务统计资料,由财务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负责提供,并经财务负责人审核盖章。
各单位领导人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统计法》和统计规章制度提供的统计资料,不得修改。如认为统计资料不实,应责成统计机构或统计人员和有关人员核实,确有错误时应予订正。速报有错,在当旬、当月内订正。定期月、季和年报有错,分别在规定上报日期后三天内订正。
第10条 各级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计划,检查政策、计划执行情况,考核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工作成绩、企业升级,进行奖励和惩罚以及对外经济报道等,需用统计资料时,必须以统计部门的统计资料为准。
第11条 各单位必须贯彻执行铁道部制定的统计资料保密及公开发表统计资料的规定。基本统计数字由统计部门统一管理,电子计算部门储存的统计资料未经统计部门审核同意,不得自行提供。
第12条 各单位要建立、健全统计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对统计报表原始记录计算机磁盘资料等要按有关规定,妥善保管,方便调用)。

第三章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
第13条 各单位要参照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规定加强统计机构,充实统计力量。各单位应按照生产建设发展和统计工作任务增长的需要,设置与工作量相适应的统计机构或专兼职统计人员。
第14条 各级统计机构的领导为统计负责人。不设统计机构的单位,主管统计工作的单位领导为统计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对本单位贯彻执行统计法规和按上级规定上报统计报表的准确性、及时性负责。
第15条 铁道部统计机构的主要职责:
一、根据国家统计法规和统计工作的部署并结合铁路运输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的需要,制定铁路部门统计工作补充法规及规章制度,制定全路统计工作现代化规划,加快统计应用电子计算机的步伐,组织指导综合协调全路统计工作,完成国家统计调查任务,检查监督统计法规的实施;
二、按照编制计划,制定决策和加强宏观控制的需要,完善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核算制度,制定全路统一的基本统计报表和统计标准,审查各业务部门的统计调查报表;
三、根据国家制定政策、计划的要求和铁路运输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搜集、整理、提供全路性的基本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预测和统计监督;
四、检查、审定、管理、公布、出版全路性的基本统计资料;
五、组织指导全路统计科学研究,统计专业职务评审,统计干部培训和统计书刊出版工作;
六、组织全路性的统计工作经验交流。
第16条 铁路局、工程局、设计院、部属工厂和公司、铁路分局、工程处等统计机构的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全路统计规章制度和统计标准,补充制定本单位的统计制度和检查、监督统计法规的实施;
二、组织、指导、综合、协调本单位及各职能部门的统计工作,共同完成上级和地方政府的统计调查任务;
三、加快统计工作现代化步伐,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建设,健全原始记录、统计台帐以及统计工作责任制,做好统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奖惩工作;
四、根据上级和本单位制定政策、编制计划和经营管理的需要,搜集、整理、提供基本统计资料,并对运输生产建设、经济承包方案和经营管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预测和统计监督;
五、审查、管理本单位各职能机构制发的统计调查表和基本统计资料。
第17条 基层单位统计机构或统计负责人的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统计法规、统计规章制度和统计标准,及时准确地完成上级规定的统计报表和统计调查任务,贯彻、监督统计法规的实施;
二、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建设,建立健全统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和培训、考核、奖罚制度,按上级规定对原始记录填写、保管、统计计算、数据传输、报表编制及上报,统计资料积累做到规范化、标准化;
三、建立统计分析制度,根据经济承包和运输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分析报告;
四、对本单位的全面统计工作(包括对原始记录人员)进行协调和指导。
第18条 专职统计人员,要配备有专业职务的统计干部。对不具备条件的应组织培训,经培训考核不及格者,应调离统计岗位。新增统计人员应在本科、大中专毕业生中选调,或从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员中考选培训,择优任用。要保持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
第19条 各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设置统计专业职务岗位,统计人员专业职务的评审、聘任按铁道部规定办理。

第四章 统计监察工作
第20条 各单位要贯彻加强经济监督的精神,建立健全统计监察工作机制,保障统计法规的执行和统计数字的准确可靠。要根据工作需要,在不突破编制的原则下,充实和加强统计监察机构和力量。统计监察的职责是:
一、深入基层检查统计法规和统计规章制度、统计口径的执行情况,检查各类统计报表和原始记录的填报情况,揭发或查处违反统计法规的行为,维护统计数字的准确性;


二、指导基层单位加强统计基础工作,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
三、在统计质量检查中,对运输生产及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反映问题,提出建议。
统计监察有权听取被检查单位领导和有关人员关于统计工作情况的介绍;有权填发“统计监察记录”,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求纠正;有权提出表扬奖励的建议,对违反统计法规的行为提出处罚意见;有权越级报告。被检查单位的领导人及有关责任人员要据实答复,拒绝答复的以拒报论处。各单位要支持统计监察工作,给予统计监察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对统计监察的正常活动不得阻挠、压制,严禁打击报复。
第21条 统计监察要配备敢于坚持原则,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熟悉本专业的规章制度,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立的组织工作能力的助理统计师以上干部担任。
第22条 统计监察要持证工作。局级单位的统计监察由铁道部发给统计监察证。分局、工程处的统计监察由局一级单位发给统计监察证。

第五章 奖励与惩罚
第23条 奖励。对有下列表现之一的统计人员或集体应给予奖励:
一、在改革和完善统计制度,统计法规方面有重要贡献的;
二、在完成规定的统计调查任务,保障统计数字的准确性、及时性有显著成绩的;
三、在实行统计现代化管理和运用、推广现代化信息技术方面有显著效果的;
四、在开展统计调查分析过程中,对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挖潜提效方面有成效的;
五、在改进和加强人员教育培训,进行统计科学研究,提高统计科学水平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
六、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办事,坚持统计规章制度,敢于同违反统计法规行为作斗争表现突出的。
第24条 惩罚。对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较重,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应当分别情况由主管机关对有关领导人或直接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撤销荣誉:
一、虚报、瞒报统计资料的;
二、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
三、拒报或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
四、侵犯统计机构、统计人员行使《统计法》和《统计法实施细则》规定职权的;
五、违反《统计法》和本细则规定,未经批准自行编制发布统计调查报表的;
六、违反保密规定,擅自公布秘密统计资料的。
当事人或单位对受处罚不服时,可向上级机关申诉。
第25条 对违反《统计法》构成犯罪的人员,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26条 本规定由铁道部计划统计局负责解释。
第27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