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地质矿产部关于地质资料有偿使用方面几个问题解释的函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01:54:50  浏览:827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地质矿产部关于地质资料有偿使用方面几个问题解释的函

地矿部


地质矿产部关于地质资料有偿使用方面几个问题解释的函
地矿部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
转来的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关于建议请地矿部就地质资料有偿使用方面几个问题给予解释的请示》收悉。现将地质资料有偿使用方面几个问题,依据《矿产资源法》、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汇交办法》)、《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办法
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的有关条款解释如下:
一、根据《矿产资源法》第五条、第二十五条、《汇交办法》第十二条、《实施细则》第三条、第十三条的规定,凡国家投资的,无论何时提交的矿产勘查成果资料,其所有权属国家,均依法实行有偿使用。
二、《汇交办法》第一条规定,制定本《汇交办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地质成果资料实行统一管理。《汇交办法》第四条、《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地矿部全国地质资料局和各省(区、市)地质资料处是地质资料汇交的管理机关。这里既指汇交到全国和各省(区、市)地质资料
机构的地质成果资料,也包括保存在其他单位的地质成果资料均依据《汇交办法》,由全国和各省(区、市)地质资料机构实行统一管理。
三、《汇交办法》第二条、第三条、《实施细则》第三条规定,凡按规定向国家汇交了地质资料的单位和个人,对其汇交的地质资料,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拥有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四、《汇交办法》第十四条、《实施细则》第十六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汇交单位或其主管部门的同意,不得以任何名义擅自将馆藏的资料或借阅复制的资料,用于转让、出卖,或其他营利活动。此款的“任何单位和个人”是指全国、省(区、市)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机关以及其
他所有单位和个人,都应遵守此规定,县政府、县计委及其工作人员理应包括在内。
五、《汇交办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实施细则》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规定,对违反上述规定将地质资料用于转让,该资料汇交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使资料汇交单位和个人可以向所在地的省地质资料处或全国地质资料局提出申诉。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机关应履
行其职责,按《汇交办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依法保护汇交单位或个人的合法权益。汇交单位和个人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凡已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全国地质资料局或省(区、市)地质资料处则不再受理申诉。但可负责提供法律依据和咨询。
六、关于地质资料有偿使用转让费用收取、计算方法以及费用的管理等,在国家规定未出台前,暂按部门的有关规章执行。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广西总队在有偿转让地质资料时,目前可暂按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1992年12月8日以建材综计发〔1992〕632号文印
发的《关于建材非金属矿地勘成果资料有偿使用的意见》执行。



1994年5月10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天津市企业开展多种经营补充办法

天津市人民政府


天津市企业开展多种经营补充办法
天津市政府



各区、县人民政府,有关委、局,有关单位: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展多种经营,现对市政府《批转市经委等七部门拟订的〈天津市企业开展多种经营暂行办法〉》(津政发〔1989〕138号),作如下补充:
一、多种经营企业及经营范围
1.全民、集体企业为安置内部富余职工兴办的多种经营企业,可以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从事主办单位经营项目以外的各种经营活动。
2.兴办多种经营企业可以采取跨行业、跨产业、跨所有制联营的形式。
3.多种经营企业应与主办单位明确资产关系,严格核算制度,有偿使用主办单位的资产。彼此间的经济业务往来,要根据有关制度及时结算,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主办单位利润不转移。
二、多种经营企业的税收
4.多种经营企业从投产(开业)后有收入的月份起,享受免征流转税一年,免征所得税和其他税、费、金三年的待遇;免税期满后,纳税有困难的,可以适当延长免税期限。
5.原有的多种经营企业,当年新安置的富余职工达到原从业人员70%的,超过上年上缴税金基数部分,可享受多种经营企业的优惠政策。
三、多种经营企业的资金
6.多种经营企业用于新产品和其他技措的贷款,由城市信用社、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予以支持,允许企业用新增利润在税前还本息。
7.多种经营企业经批准可发行债券或实行股份制,也可在企业内部集资。
8.多种经营企业享受减免的各项税、费、金,应作为生产发展基金使用。
9.各局(企业集团)可在多种经营企业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多种经营企业风险基金,具体数额、使用方式自定。
四、多种经营企业的分配
10.多种经营企业可实行多种形式的工资、奖金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扩大内部分配自主权。集体性质多种经营企业职工的计税工资标准,可比照主办单位职工列入成本的平均水平掌握;经批准,还可根据企业效益情况,在上下不超过总额的30%的范围内浮动。
11.富余职工在多种经营企业安置后,结余工资由主办单位使用;主办单位亏损的,工资指标由主管局统一调剂。
本补充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1992年7月11日

关于国营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财务管理的补充规定

中国建设银行


关于国营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财务管理的补充规定

1988年11月15日,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建设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计划单列市分行,深圳、成都、南京市分行:
根据国营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的经营发展情况,为进一部加强财务管理,完善财务制度,经与财政部研究,现就有关财务问题做如下补充规定:
一、开发公司同其它单位联营,向联营单位投资的资产价值如由联营各方议定,议定的资产价值与帐面净值的差额,不调整开发经营基金,作营业外收支处理。
二、开发公司的经营用房屋和周转用房屋,作为自有资产管理。在使用期间,应按规定的折旧年限计提摊销费,分别计入房屋经营成本和有关开发项目成本,作为企业开发经营资金统筹使用。未使用或停用的经营房和周转房屋,不计提摊销费。
三、开发公司在国家规定或经批准免征所得税期间,免征的税额,除按规定交纳能源交通重点建设资金外,应全部转做开发经营资金,视同国家开发经营资金。
四、开发公司购买各种债券(除国库券外),所得债券利息收入,应照章缴纳国营企业所得税,纳税后剩余的利息收入和到期收回的债券本金,应根据购买债券时的资金来源,相应增加有关资金。
五、为了有利于开发公司统筹使用企业各项自有资金,开发公司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今后不再形成折旧基金,而是纳入公司的开发经营资金,统筹用于企业的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和开发经营活动。所提折旧仍应按国家规定计缴能源交通重点建设资金。
六、以上规定中有关会计核算和会计科目设置请按财政部制定的国营城市建设综合开发企业会计制度执行。
七、本规定自1989年1月1日起实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